[供應鏈] 20 個必懂採購術語
- M
- 8月23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
很多人一提到 採購 (Procurement),腦海中浮現的可能只是買東西。但事實上,採購早已不只是單純的交易,它牽涉到 策略、成本優化、風險管理以及供應鏈效率
以下 20 個常見且實用的採購關鍵詞:
1. RFQ(詢價單)
向供應商索取價格的文件,適用於明確需求的產品。
2. RFP(需求建議書)
除了價格,還要求供應商提供方案與細節,通常用於複雜的專案。
3. PO(採購訂單)
公司向供應商下達的正式訂購文件。
4. Invoice(發票/帳單)
供應商依據出貨或服務開立的收款憑證。
5. Lead Time(交期/前置時間)
從下單到交貨的完整時間。
6. Bid(投標/報價)
供應商對 RFQ 或公開招標的報價。
7. Contract Management(合約管理)
確保供應商遵守協議、條款和服務水準。
8. Supplier Evaluation(供應商評估)
對供應商在 品質、成本、交期、合作度 等方面的表現進行評估。
9. TCO(全生命週期總成本)
不僅是採購價格,還包括物流、維護、報廢等隱性成本。
10. Spend Analysis(支出分析)
透過數據分析,找出成本節省或效率提升的機會。
11. Strategic Sourcing(策略採購)
以數據為基礎,選擇最合適的供應商與長期合作策略。
12. JIT(即時採購/即時生產)
只在需要時採購,減少庫存壓力。
13. Procurement Policy(採購政策)
公司制定的採購規則與流程。
14. Compliance(合規性)
確保所有採購行為符合法律與公司政策。
15. MOQ(最小訂購量)
供應商接受的最低出貨數量。
16. E-Procurement(電子化採購)
利用數位工具和平台簡化採購流程。
17. SRM(供應商關係管理)
不只是「壓價」,更是建立穩定、互信的合作關係。
18. Reverse Auction(反向拍賣)
供應商透過持續降低價格競標,買方則能獲得最佳報價。
19. Logistics(物流)
商品的運輸、倉儲、配送等過程,直接影響供應鏈效率。
20. Risk Management(風險管理)
預防與降低潛在供應鏈風險,如延誤、品質問題、政策限制。